第二版 封面
正文
新材料 新挑战

智造进行时      南江 杨漪莲

  6.jpg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变化日新月异,先进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纳米材料、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层出不穷,新型、异形化、功能性纺织新材料越来越多。材料不同的成分构成,充分利用了不同组分材料的优点,抵消或部分消除了材料的缺陷,带来整体上不同的功能。可通过在纤维成型时采用异形结构设计,赋予纤维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也能带来不同的功能。复合材料也可通过不同的纺织工艺,实现不同的功能。

       优衣库今年又新增几种新的材料,既有单一组分,也有多组分混纺。新材料对原料供货商和成衣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新挑战,由于新材料质量不稳定,各种普遍性及非普遍性的问题同时存在,在客户对成衣品质严格要求的情况下,更是一个严竣的挑战。

       下面列举三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新型纱线案例,供大家研究参考。

       新型材料例一

       1/4.2 100% Polyester涤纶,此原料不仅存在结头多、缸差、粗细毛、杂纱、断纱、泛白、易“脱毛”,且不可过蜡,翻拆会导致单毛、脱毛,次片不能拆片利用等诸多问题。今年生产的两款大货用到了此种毛料,一款为女童装开胸单边款、另一款为女装元领珠地款。女童装大货原身出胸贴,衫身不可有结头、胸贴边不接受结头归边、胸贴收花位易破,为能够达到客户要求及减少次片,除了开产前会等常规运作外,大货开织前,所有的值机员由组长统一培训结头拉边操作,达到结头归边统一;先做试生产办,各色、各缸测试并定好最佳开机速度,车间根据定好的机速开织大货;生产时机台上毛筒摆放笔直,并且为防止毛纱脱落造成断纱,毛筒底要垫上布片;在机台上进行吊蜡,蜡盘与毛料的距离控制在15CM,可有效改善烂边、破洞的情况。

       由于毛质特殊,电机需降速生产,原来粗针每人可看10-12台,生产此毛质最多只能看6台。

       新型材料例二

       2/40 100%高捻度棉,此毛料存在原毛脏、花毛、同缸色差等问题。高捻度毛料织片时容易出现针路、罗拉印、机尾容易出现走字码、剪刀口等问题。类似此种毛料,不仅生产前各项生产动作要布署好,开织前还要每个色每个缸先试织缝挑洗烫后看效果才能生产大货,供货商毛料重新处理好回厂后,仍要每个缸先开织几台出来看效果才能生产大货,无形中增加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及浪费宝贵产能。

       新型材料例三

       1/24 55%人造丝45%人造毛,该毛料存在着粗细毛、毛粒、结头、原毛脏、缸差等问题,且又硬又涩等诸多品质问题。此一系列新型纱线在生产大货时,普遍存在着毛料品质差、生产效率低、生产难度大,成品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严重抵消了生产效能,对于生产系统上各工序都是一个大挑战。

       上述新型纱线的种种问题,集中指向了纱线可编织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纱线可编织性被定义为在给定的线圈长度上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的难易程度。这个表述不是一个准确界定的术语或可测量的参数。一般认为,可编织性是纱线在针织过程中的性能,以及编织的难易性即纱线能否顺利编织成针织面料。可编织性是影响针织机的停机率、针织物的质量和生产费用的一个因素。

       根据Sasaki T.等人利用纱线基本性能开展的相关研究,认为纬编针织过程中编织纱线的张力是对可编织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从而找出了7个与之相关的因素,分别为:(1)抗退绕张力;(2)纱线间摩擦力;(3)纱线与织针的摩擦力;(4)纱线的弯矩;(5)强力和伸长;(6)纱线的弹性模量;(7)纱线的条干均匀性。

       Cooke W D等人在Sasaki T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际编织发现,可编织性与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的关系最密切,与纱线与金属的摩擦性能相关。

       为预测针织毛衫组织结构的强度,徐磊等人借助羊绒纱研究了织针动作、纱线弹性、摩擦因数以及股线结构对纱线在电脑横机加工过程中强力损失的影响。

       测试强度损失率可以评估原料的可编织性能,实验中发现,(1)翻针和针床横移对线圈的牵拉作用,导致纱线强力损失远大于普通编织; 编织动作中,翻针时纱线强力损失最大;(2)同样纱线细度下,合股根数越多,纱线越柔软,虽然为纱线带来稍大的编织摩擦,但合股根数多的纱线强力损失小。(3)强力损失率低于10%的纱线可进行各种常规花型设计,强力损失率超过50%的纱线在电脑横机上加工比较困难。

       这给了我们在实践中,评估和判断新型纱线可编织性提供了思路。